北京松樹博物館,長陵的祾恩殿為何沒有被破壞?

其實說長陵的祾恩殿沒有被破壞是不太準確的,這座大殿曾經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時“被破壞”過,只不過一次是人搞的,另一次不是人搞得而已。

“祾恩殿是做什么用的?”

首先給大家普及下“祾恩殿”到底是什么?

去過十三陵或者清東、清西陵的小伙伴就知道了,明清兩朝皇帝的陵寢里都會有一個宮殿——祾恩殿,它的位置一般位于埋葬皇帝的大墳包之前(如下圖)

做什么用的呢?

很簡單,這座大殿里擺放著去世皇帝的靈牌,因為皇帝一葬入地宮其他人就不可能進去了,但每年祭日必須去上香磕頭啊,咋辦呢?對著誰磕頭呢?后世皇帝于是想出了在陵寢的寶頂前建這樣一座大殿,里面放上帝后的牌位,這樣每年祭祀只要來這殿對著牌位磕頭就行,通俗來說,它類似于普通百姓家墳包前的那座墓碑。、

“朱棣長陵祾恩殿長啥樣?”

祾恩殿就相當于去世皇帝在陰間的皇宮大殿,地位類似于紫禁城里的太和殿,而朱棣的長陵是十三陵里的首陵,老大!所以他的祾恩殿建的是金碧輝煌(如下圖)

其除了用黃瓦紅墻外,屋頂用的是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,更珍貴的是,大殿還用60根金絲楠木大柱子支撐著,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,高12.58米,底徑達到1.124米,是全國少有的金絲楠木殿,奢侈至極。

“第一次著火”

其實長陵的祾恩殿在歷史上“被破壞過”兩次,第一次是發生在1957年7月31日,那天有雷陣雨,結果雷電擊中了長陵祾恩殿殿頂的鴟吻獸,隨之波及到殿里的天花板、斗拱等,最后引發了火災,據記載,當時一位名叫谷永忠的生產隊長被雷電當場擊死,還有 4 名社員被雷電擊傷或灼傷,后經搶救脫險。

“第二次‘被破壞’”

長陵祾恩殿的第二次“被破壞”說來有些令人憤怒,因為是“人為”的;據北京晚報1983年某日的報道,某攝制組為了拍電視劇要取景長陵祾恩殿,結果劇組人員刻意在殿內金絲楠木柱上更換釘子,掛幕布時損毀額枋彩繪多幅,拍攝時用強度很高的射燈照射文物,更有甚者,還在殿內肆意吸煙,而且經十三陵工作人員勸阻時,劇組人員態度傲慢的回答:“外國人在中國有抽煙的自由!”

這事當時上了報紙,但最后也不知道咋解決了,反正小君是強烈譴責這種行為。

當然啦,如今的祾恩殿可是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,任何攝制組也不可能觸碰,這也是件好事,你要拍戲,橫店、懷柔影視城多的是,就別來損壞文物了。

北京松樹博物館

門頭溝法城景點介紹?

門頭溝法城景點是北京市門頭溝區的一個旅游景區,主要包括法門寺、龍泉峽、石花洞等景點。

其中,法門寺是門頭溝區最著名的景點之一,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佛教寺廟,擁有眾多的文化遺產和歷史建筑。

龍泉峽則是一條長達15公里的峽谷,景色秀美,有著許多瀑布、溪流和峭壁。

石花洞則是一座以石灰巖為主的溶洞,內部有著各種奇特的石鐘乳和石筍,是一處自然奇觀。

門頭溝法城景點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其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遺產。

法門寺作為一座千年古剎,擁有著豐富的佛教文化和歷史建筑,吸引了眾多的游客前來參觀。

龍泉峽則是一處自然風光秀美的峽谷,有著許多瀑布、溪流和峭壁,是一處徒步旅行和戶外探險的好去處。

石花洞則是一處自然奇觀,內部有著各種奇特的石鐘乳和石筍,是一處讓人驚嘆的地下世界。

如果想前往門頭溝法城景點,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:

1.選擇前往門頭溝的交通方式,可以選擇公共交通或自駕。

如果選擇公共交通,可以乘坐地鐵4號線到北京南站,然后轉乘門頭溝線到門頭溝站,再轉乘公交車到景區。

如果選擇自駕,可以從北京市區出發,沿京昆高速公路前往門頭溝。

2.購買門票,門頭溝法城景點的門票價格為80元/人,包括法門寺、龍泉峽和石花洞三個景點的門票。

3.游覽景點,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時間安排游覽路線。

建議先參觀法門寺,然后前往龍泉峽和石花洞。

4.注意安全,門頭溝法城景點地勢較為險峻,游客在游覽時要注意安全,不要離開指定路線和區域,不要攀爬危險的地方。

非物質文化遺產故宮介紹?

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,也稱“紫禁城”。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,是明清兩代(公元1368~1911年)的皇宮,現辟為“故宮博物院”。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,莊嚴絢麗,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(北京故宮、法國凡爾賽宮、英國白金漢宮、美國白宮、俄羅斯克里姆林宮),并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“世界文化遺產”。

故宮的宮殿建筑是中國現存最大、最完整的古建筑群,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,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,被稱為“殿宇之?!?,氣魄宏偉,極為壯觀。無論是平面布局,立體效果,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,都堪稱無與倫比的杰作。

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,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。三大殿、后三宮、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。在中軸宮殿兩旁,還對稱分布著許多殿宇,也都宏偉華麗。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。外朝以太和、中和、保和三大殿為中心,文華、武英殿為兩翼。內廷以乾清宮、交泰殿、坤寧宮為中心,東西六宮為兩翼,布局嚴謹有序。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,建造精巧美觀。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,長3400米的宮墻,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。

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:太和殿、中和殿和保和殿。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,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。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,俗稱“金鑾殿”,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,殿高28米,東西63米,南北35米,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,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。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,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、爐、鼎,后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。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,莊嚴絢麗。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。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。

故宮建筑的后半部叫內廷,以乾清宮、交泰殿、坤寧宮為中心,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,是皇帝平日辦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。后半部在建筑風格上同于前半部。前半部建筑形象是嚴肅、莊嚴、壯麗、雄偉,以象征皇帝的至高無上。后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,建筑多是自成院落,有花園、書齋、館榭、山石等。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。御花園里有高聳的松柏、珍貴的花木、山石和亭閣。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,可以說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華麗的了。

北京故宮可以稱皇宮嗎?

北京故宮,當然可以稱為皇宮,又名紫禁城,位于北京市中心,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,意為過去的皇宮。它是世上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,也是世界現存最大、最完整的古建筑群。

北京故宮

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年,1420年基本竣工,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。故宮南北長961米,東西寬753米,面積 約為723,600平方米。建筑面積15.5萬平方米。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,長3400米的宮墻,形式為一長方形城池,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,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。故宮宮殿建筑均是木結構、黃琉璃瓦頂、青白石底座,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。故宮有4個門,正門名午門,東門名東華門,西門名西華門,北門名神武門。面對北門神武門,有用土、石筑成的景山,滿山松柏成林。在整體布局上,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。

中國古代第一陪都在哪里?

歡迎打開歷史寶藏。

洛陽是歷史上名符其實的第一個陪都。周初建陪都于今之洛陽,這是周武王生前重大決策之一。武王伐紂的故事,我們都知道,其實周武王是利用商紂王主力部隊在外征伐,所以鉆了個空子,經過牧野之戰,逼死了國王。

雖然商朝的王死了,國破了,但是貴族還在,還是很有實力的,這就使得周朝在關東的統治極不穩定。

果不其然,周朝定都關中平原的鎬京之后,太平日子沒過幾天,東邊就亂了。

商紂王的兒子,武庚,聯合幾個不滿意鎬京統治者的王侯,周公的兄弟管叔、蔡叔、霍叔,號稱三監,也就是三個人監視著武庚的,結果這一群人聯合到一起,起兵作亂了。

周公費了不小勁,才平了關東之亂,東征之役以后,周,召二公總算是完成了武王的遺志。

而后周公就發現,這個關東離關中京畿之地還是有點遠,那時候又沒有高鐵,如果關東有事,關中跑過去還是很費勁的啊。

于是就在天下之中的洛陽,建了一個陪都。正所謂“周公初基,作新大邑于東圃洛,四方民大和會?!?p>何尊上的“宅茲中國”銘文——這里的“中國”,就是指洛陽

這就是洛陽這個中國歷史上第一陪讀誕生的背景。

洛陽不僅是周的陪讀,到了周室衰微之時,周平王干脆遷都到洛陽這個陪都,號稱周王東遷,于是周朝又被分為西周與東周。東周就是因為洛陽這個都城在東邊,所以叫東周。

之后的西漢東漢,同樣也是以長安、洛陽兩個城市為都城。洛陽可以說也是個陪都。

到了大唐時期,唐皇帝在關中沒吃的,就跑到洛陽去混吃混喝,叫“就食東都”,洛陽不僅是神都,還是大唐的陪都。

綜上可知,洛陽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陪都。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,歡迎關注@歷史寶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