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寶庫博物館,故宮博物院藏品目錄?

“故宮博物院”院藏文物體系完備、涵蓋古今、品質精良、品類豐富?,F有藏品總量已達180余萬件(套),以明清宮廷文物類藏品、古建類藏品、圖書類藏品為主。藏品總分25種大類別,其中一級藏品8000余件(套),堪稱藝術的寶庫。比如繪畫,《千里江山圖》《五牛圖》還有《韓熙載夜宴圖》《清明上河圖》這些都是重要的繪畫,一共53,000件。書法,像《蘭亭序》、《中秋帖》、《伯遠帖》這樣的重要藏品一共有75,000件。還有2,800 件碑帖。

這三項一共156,000件,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、紙式文物最集中的一個收藏。故宮博物院是收藏銅器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館,一共16萬件,其中特別珍貴的有1,670件帶先秦銘文的青銅器。還有11,000件金銀器、19,000件漆器、6,600件琺瑯器,這些都是傳世的藝術品。

玉石器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驕傲,中華5000年文明,甚至上溯8000年的歷史,通過故宮的玉石器收藏,可以把它串聯起來,串聯一個完整的歷史鏈條。

陶瓷,故宮是世界收藏陶瓷最多的一座博物館,是個天文數字,一共有367,000件,95%以上都是出品于景德鎮的御窯瓷器。

故宮收藏有11,000件雕刻工藝、13,000件其它工藝。在我們的藏品中要精心保管、比較難以保管的就是這種盆景,半米高,枝干是寶石做的、花瓣是玉片做的,支楞起來的那些樹葉是象牙染的,染牙。

文房四寶、紙墨筆硯一共是68,000件,數量也很多。還有6,200件明清家具,非紫檀即黃花梨。

大量的通過“一帶一路”的使臣納貢、商品貿易、文化交流的實物保管在故宮博物院里面。比如西洋鐘表,18世紀的西洋鐘表收藏最多、品質最好的在故宮博物院,收藏著2,200架西洋鐘表

上海寶庫博物館

陜西歷史博物館有沒有近現代館?

沒有。

陜西歷史博物館,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,首批中國“AAAA”級旅游景點,被譽為“古都明珠,華夏寶庫”。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91號,大雁塔西北側。館藏文物171.795萬件(組) ,其中,一級文物762件(組),國寶級文物18件(組),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(境)展覽文物,居中國博物館前列。

如何評價國家寶藏?

近期央視爸爸出品的一檔節目《國家寶藏》橫空出世,并且讓一位過氣“歷史網紅”迎來了第二春。人稱“愛新覺羅· 牛皮癬”的乾隆皇帝酷愛在自己喜歡的書畫作品上題字+蓋章。比如趙孟頫的《人騎圖》:

作為趙老師的資深腦殘粉, 乾隆還深信自己的書法得到了趙孟頫的“隔世真傳”,堅持要在人家的字旁邊自己寫上一大段:

寫完很尷尬地發現一點也不像,于是只能通過瘋狂蓋章來掩飾。比如趙孟頫的《鵲華秋色圖》,也就被乾隆戳了40來個印兒:

(趙孟頫的《鵲華秋色圖》)

就是這樣一個手帳達人乾隆帝,某一天突發奇想,想做一個17種花色的瓷瓶,名字起的也非常隨便,叫“各種釉彩大瓶”,聽著跟“大餅夾一切”都是一掛的,肥腸隨性!對此,有人提出了疑問:

你們不懂,就是要過

By the way, 這款“大餅夾一切”瓷瓶長這樣:

節目播出后,乾隆的“農家樂審美”在網上被人民群眾瘋狂吐槽:

最后逼得故宮淘寶的官博出來“辟謠”。但是好像然并卵:

講真,乾隆的棺材板我壓住了,你們繼續說。

沒錯,在眾多歷史文物中,乾隆時期的作品及文物絕對是一股“泥石流”。

比如酷愛作畫但是由于技不如人只能走“寫意”路線的乾隆,給太后畫了這樣一幅畫(求太后當時的心理陰影面積):

去吧,搶了隔壁理發店的生意!

攪玻璃撇口瓶)

“我覺得我比下面那位好點”

“樓上閉嘴,自己長得像不像大媽的頭巾,你心里沒點B數嗎?”

當然,《國家寶藏》節目如此火爆不僅因為它成了乾隆的審美吐槽大會,還有很多很多其它亮點。比如我們的“芳心縱火犯”撒貝寧畫風就沒正過來。

還有這樣的:

在節目的情景劇中,撒貝寧飾演秦國的一個基層法官,會考核“樂”和“怒”兩個手下,答錯了就要罰!抄!

還湊不要臉的夸自己的“盛世美顏”:

誰能出來管管這個人???

你以為豆瓣評分高達9.2憑的是搞笑嗎? 當然有這部分原因…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精美珍貴國寶,辛勤的文物保護人員以及節目組工作人員。節目集齊了9大博物館,甄選27件國寶重器,每一件都有各自的守護人,通過舞臺劇來演繹國寶的前世故事與今生故事。每個博物館推送3件國寶,但是通過投票只有一件能夠進入故宮的《國家寶藏》特展!

比如《千里江山圖》卷,它是整個青綠山水畫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作之一,900多年過了整體依然保持著十分鮮亮的顏色

(《千里江山圖》局部)

再比如越王勾踐劍,歷經兩千四百余年,仍然紋飾清晰精美,此劍被譽為“天下第一劍”:

還有賈湖骨笛,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,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,大約有八千七百多歲,可以說是真真的“上仙”了。

而張國立老師在每期開頭都會說的這句話總會讓人覺得十分自豪:

在節目中,幾位大咖戲骨貢獻出的精湛表演也讓人大呼過癮!直接秒殺某臺正在熱播的《戲精的誕生》。

在第一期中,影帝梁家輝演繹石鼓的前世故事,第一次錄制結束后,工作人員喊了“結束”:

他主動提出再來一遍:

“那么龐大的一個制作,不能為了我兩個字而毀掉,來!”

是不是覺得看到了央視版真正的《演員的誕生》,再來給大家看看節目中王剛老師和“演藝圈巨頭”雷佳音的炸裂演技!

王剛

雷佳音

節目中除了各位演員的演技,還有很多令人淚目的片段。

在石鼓的前世故事中,對文字信仰的闡述:

在云紋銅禁的今生故事中,讓我們明白技藝傳承的重要性:

節目也不負觀眾期待,用十分接地氣的方式講述了飽滿又磅礴的歷史文物故事。它將過去和現在、嚴謹和輕松、宏大和細膩,以及人和物全部有機結合在了一起。期待《國家寶藏》之后幾期節目哦!

從《國家寶藏》的火爆程度就可以看出,只要有好的渠道去了解、接觸文物及歷史文化相關的知識,大家其實是很樂于學習的!希望央視爸爸能多制作這樣的好節目~看到這里的小伙伴們都是真愛~

陜西省博物館館藏數量?

陜西歷史博物館,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,首批“AAAA”級旅游景點,被譽為“古都明珠,華夏寶庫”。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。館藏文物171.795萬件,其中,一級文物762件,國寶級文物18件,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,居中國博物館前列。

石泥碑西安景點?

石泥碑不是西安的景點,而是是陜西話泥碑的意思。

陜西話,即陜西關中方言,漢語是中原官話,亦稱秦語,陜西省境內包含多種方言、關中方言、陜南方言、陜北方言,狹義的陜西話僅指陜西中部渭河流域的關中平原所使用的方言,即關中方言或關中話。